MBA職場:頂著MBA光環去創業
2014-07-08 16:09 | 太奇MBA網
管理類碩士官方備考群,考生互動,擇校評估,真題討論 點擊加入備考群>>當西莫•德拉吉切維奇(Simo·Dragicevic)在36歲那年終于有空攻讀MBA學位時,他似乎走上了快速升遷的坦途。但他卻辭去了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的部門主管職務(巴克萊贊助了他攻讀MBA的費用),轉而創業,這意味著他不得不自掏學費。
“我過去和現在做出了巨大的個人犧牲。”他說,“但我們現在能自己給自己發工資,還可以投資業務,這種感覺很讓人滿足。”
他在倫敦卡斯商學院(Cass Business School)完成了MBA學位。在他看來,自己之所以改行創業,是因為MBA項目第一堂課上聽到了講師不經意間說的一番話。“他半玩笑半認真地說,MBA學生通常不會去創立100億美元以上規模的企業。”德拉吉切維奇回憶道,“但他又說,MBA課程無疑能教給你創立1000萬美元以上規模企業的技能。”
盡管大部分MBA學生恐怕不會走德拉吉切維奇的路,但頂著MBA學位去創業的人的確越來越多。
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教授諾姆•沃瑟曼(Noam·Wasserman)表示,這種趨勢的根源主要是創造價值的回報,而不是學生通過MBA提高職業競爭力的幻想已破滅。他表示:“學生大多是主動選擇創業,而不是被動逃離非創業領域的就業市場。”
“在他們看來,比起MBA畢業后從事的絕大多數崗位,創業能夠在更短時間內發揮更大影響。他們渴望進入新領域,創造新理念、開發新業務,解決尚未得到滿足的要求。他們在進入新領域時,更清楚自己將面對著什么,以及如何避免讓之前企業家夢碎的困局再度出現。”
中國的情況相似。“大部分MBA學生仍然在追求大型跨國公司、咨詢公司或投行的傳統薪水制職位,但由于中國創業的成功,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加入創業者行列。”
德拉吉切維奇表示,他發現MBA講師講授的技能對經營企業十分有用。德拉吉切維奇的企業今年預計將收入35萬英鎊,有望實現收支平衡,而他還在斥資發展業務。“通過MBA的學習,人們無疑掌握了各種在企業領域中解決業務問題的工具,而其中一些工具對創業者同樣重要,”他說,“我遇見過一些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們設計出了產品,但對產品商業化的許多方面一無所知。”
MBA項目包含創業選修課,“將來會有更多的人走上創業道路,投資創業學的商學院可能得不到應有的贊譽,”德拉吉切維奇表示,“我開發高科技產品,積累新公司的股本,創造就業,為英國帶來海外客戶的生意,與英國學者合作的研究發表在權威科學期刊上,還得到了同行評議。但我的收入遠不如在巴克萊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