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 畢業生期望月薪6295元,比去年下降約6%
2022-04-28 14:35 | 太奇MBA網
管理類碩士官方備考群,考生互動,擇校評估,真題討論 點擊加入備考群>>2022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1000萬大關,刷新歷史紀錄,畢業生就業情況廣受社會關注。智聯招聘發布《2022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調研時間為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圍繞就業去向、就業期待、求職心態與行為、求職進展等維度,反映出不同學歷、專業、畢業院校學子的就業現狀,為畢業生尋找理想工作、企業尋求合適人才提供參考。
(一)就業去向
僅一半畢業生選擇找工作,自由職業、慢就業比例進一步提升
智聯招聘調研顯示,2022屆高校畢業生中,50.4%選擇單位就業,比去年下降6個百分點。而自由職業(18.6%)、慢就業(15.9%)的比例均較去年提高3個百分點。這是繼去年之后,連續第二年呈現單位就業比例下降,自由職業、慢就業比例上升的特征。
此外,考研熱趨勢下,選擇在國內繼續學習的比例占近一成,出國繼續學習的比例為1.3%,比去年略低。
就業壓力是選擇畢業去向的首因
應屆生選擇去向時考慮的因素中,就業壓力占比最高,為47.6%,其次為所學專業(36.1%)和經濟形勢(35.6%),院校背景、長輩意見、理想愛好等因素影響程度較低。可見,與個人因素相比,環境因素對畢業生的去向產生了更為重要的影響。
當前國內疫情反復,經濟發展和就業市場承壓,感受到今年求職競爭非常激烈的應屆生比例為61%,比去年高6個百分點。因此更多人選擇繼續深造、自由職業、慢就業等方式緩解自身就業壓力。
選擇讀博的碩士生增多,“考博熱”可能正在興起
具體看不同學歷的畢業生去向,2022年,碩士研究生選擇“國內繼續學習”的占比11%,顯著高于2021年的4.3%。一方面,國內博士人才仍較稀缺,薪資水平相對其他學歷有明顯優勢,吸引更多碩士生考博;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碩士生暫緩就業的一個選擇,“考研熱”是否會逐漸滲透到“考博熱”,值得關注。
(二)就業期待
這屆畢業生很務實,已主動降低就業期待
55%的畢業生因經濟環境等外部因素影響降低期望,僅有27.2%的畢業生期望升高。65%畢業生就業期望的調整受“求職競爭情況”影響,而分別有57.1%、49.4%的畢業生受“國內經濟形勢”、“產業發展情況”影響。可見,對經濟和就業市場面臨的壓力,大部分畢業生都有理性預期。
2022屆求職畢業生期望月薪6295元,比去年下降約6%
2022屆畢業生的平均期望月薪6295元,比去年的6711元下降約6%。其中,4000元以下期望月薪的占比12.8%,高于2021年的8.9%;6000元以上期望月薪的占比44.6%,低于2021年的50.8%。無論從平均值,還是分段薪酬來看,本屆畢業生降低月薪期望值都具有普遍性,這也表明畢業生愿意降低薪資要求以適應就業市場。
求穩心態有增無減,畢業生對國企熱衷度繼續上升
對于偏好的就業企業類型,國企仍是畢業生首選,占比44.4%,高于2021年的42.5%。選擇民營企業的占比17.4%,比2021年的19%繼續下降。國企熱、考公潮升溫,民企熱度降低,共同折射出本屆畢業生在選擇工作上的求穩心態加劇。此外,可能也與疫情后國企面向大學生的擴招有關。
今年更多畢業生愿意去小微企業就業
本屆畢業生中,有45.1%青睞規模在500-9999人的中型企業,占比最高,并高于2021年的44%。同時,畢業生對小微企業的選擇增多,2022年選擇微型企業、小型企業的畢業生占比3.6%、34.4%,高于2021年的1.8%、28.7%。這正是就業壓力加大下的務實選擇,與期望月薪下降表現一致。這對小微企業來說,也是儲備新生力量的好時機。隨著政府持續紓困小微企業,度過疫情沖擊后的小微企業也將收獲更多年輕人才。
畢業生對IT互聯網、房地產行業的熱度微降
2022屆畢業生期望去IT/通信/電子/互聯網、房地產/建筑業行業就業的比例分別為24.1%、8.8%,比去年降低1.3個、2.1個百分點。隨著去年以來互聯網、房地產行業發展放緩,招聘規模增速放緩或有所收縮,畢業生也應勢調整就業期望,降低了對這兩個行業的選擇。
通過調研可以發現,2022年就業形勢比以往更為嚴峻,應屆畢業生在心理上調低求職預期,在求職行為上更加保守,或通過進入自由職業、慢就業、學習深造來對沖近在眼前的就業,或通過求職國企、微型企業以求穩定、保就業。產業的周期波動對不同專業畢業生就業帶來影響,學歷溢價降低,名校優勢依舊。
隨著畢業季的臨近,廣大應屆畢業生應在理性求職規劃的指引下,通過可視化求職等方式,獲得更多就業機會。而在校大學生也應積極尋求實習崗位,提前做好求職準備,在實際工作中提升價值、發掘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