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MBA考試形勢全方位解析(5)
2016-06-12 15:24 | 太奇MBA網
管理類碩士官方備考群,考生互動,擇校評估,真題討論 點擊加入備考群>>形勢五:試點改革全面開花
1、專業碩士已占據半壁江山 成為提升就業競爭力首選
2、EMBA明年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
3、軍隊研究生招生政策調整優化
全軍今年共計劃招收軍事類碩士研究生1731人,加大對優秀在職干部考生政策傾斜力度
3月28日從軍委機關有關部門獲悉,2016年軍隊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已展開,招生政策在保持延續性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優化,今年全軍共計劃招收軍事類碩士研究生1731人。
研究生招生是軍隊高層次人才選拔培養的重要環節,對軍隊人才隊伍建設有著重要影響。軍委訓練管理部職業教育局領導介紹,今年軍隊研究生招生的總體原則是“公平公正、依法依規、擇優量才、寧缺毋濫”,軍事類碩士研究生初試基本線總分為265分,考核與考試相結合方式考生初試基本線總分為255分。軍隊博生研究生招生,由招生單位依據年度招生計劃確定進入復試的初試基本線。
今年將加大對優秀在職干部考生政策傾斜力度,首次將在職干部考生“獲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和優秀參謀人才表彰”“近5年內榮立3次以上三等功獎勵”納入加分范疇,初試成績單科各加8分并計入總分進入復試(不累計加分),其他在職干部考生單科各加5分并計入總分進入復試。以考核與考試相結合方式報考的在職干部,只要達到軍隊劃定的初試基本線,即可直接進入復試。
此外,生源調劑政策也進行了調整優化:報考軍隊系統的國防生調劑范圍擴大到軍隊各招生單位;優先補充專業學位研究生生源,報考不同學位類型的考生僅限由學術學位向專業學位單向調劑;生源調劑優先向與軍隊信息化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特別是新型作戰力量建設密切相關的優勢學科傾斜;調劑工作必須通過“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進行,確保公平公開。
軍委機關有關部門根據新的領導管理體制明確了招生工作職責分工,建立由訓練部門主導、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復試錄取工作機制,對研究生復試方式、復試流程和打分方法做了統一規定,鮮明提出加大導師招生工作話語權、實行面試環節一票否決制,明確要求軍事碩士、工程碩士面試需聘請部隊導師參加。
4、教育部:38所醫學院擴招兒科研究生 應對"全面兩孩"
面向基層培養全科醫生 擴大兒科研究生招生規模
主動承擔兒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加強兒科學科專業建設
教育部多措并舉力助解決兒科醫生短缺
兒童醫院少、兒科醫生缺、孩子看病難,記者從國家衛生計生委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這些社會焦點問題有望在未來五年逐個擊破。為此,教育部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兒科醫學人才培養力度。
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巡視員宋毅介紹,教育部近年來持續關注兒科醫生短缺問題,高度重視兒科醫學人才的培養工作,已通過加強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持續擴大研究生層次兒科醫師培養規模、部委省共建醫學院校等措施,為兒科醫療機構提供人才支撐。自2010年以來,共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招收3萬余名免費定向醫學生,緩解了基層從事兒科等各科常見疾病診療服務的全科醫生短缺問題。“十二五”期間,兒科醫學專業研究生招生數量逐年增加,共計招收8200名。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省政府共建一批地方醫學院校,在政策、經費等方面給予傾斜,要求共建醫學院校擴大兒科招生規模,加大兒科醫學人才培養力度。
當前,國家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使得兒童醫療服務的供需矛盾凸顯,也對兒科醫學人才培養工作提出新要求。宋毅表示,教育部正在從深化面向基層的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工作、進一步擴大兒科醫學專業研究生招生規模、積極主動承擔兒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兒科學科專業建設等四方面入手,加大兒科醫生人才培養力度。
據了解,教育部將繼續推進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教育工作,為基層每年培養5000名左右從事兒科等各科常見疾病診療服務的全科醫學人才。要求38所高水平的醫學院校增加兒科專業研究生招生數量,到2020年兒科專業研究生在校總規模力爭達到1萬人。根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兒童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過渡期內,教育部將兒科學專業化教育前移,力爭到2020年每省(區、市)至少有1所高校舉辦兒科學本科層次專業教育,促進院校教育與畢業后教育的有效銜接。
在回答記者提出的“1998年調整兒科學本科專業對兒科醫生來源影響”的問題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農林醫藥教育處處長王啟明解釋說,“在1998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不再單獨設置五官科學、兒科學、中醫外科學等臨床二級學科的專業,調整優化為臨床醫學、中醫學專業,是根據當時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特別是行業用人部門的要求,參照國際醫學教育培養臨床醫師的通行做法進行的,主要是為解決用人部門反映的醫學生過早分科、知識結構不合理、綜合素質不高、就業適應性不強等醫學人才培養的突出問題。本科臨床醫學教育的定位為學習內科、外科、兒科等臨床各科基本知識的通科教育。從醫學畢業生到兒科、內科等專科醫生的培養是通過學生畢業后進入醫院接受專科培訓和研究生教育來完成。將臨床二級學科的專業合并調整為臨床醫學,有利于夯實醫學生的知識基礎、提升臨床綜合能力,為將來成為高素質的臨床醫師奠定扎實的基礎。本世紀以來,本科臨床醫學、中醫臨床醫學專業招生數量持續擴大,2015年招生已達9萬余人。客觀上講,這些學生均可成為兒科專科醫生的穩定來源。從數量上看,遠大于1998年僅有23所高校年招生650名兒科醫學專業學生的規模。因此,一直以來兒科專科醫生的來源是穩定充足的。”
王啟明表示,造成兒科醫生短缺的主要原因,從衛生計生行業部門反饋情況看主要是兒科醫生工作負擔重、職業風險高、待遇低,難以吸引更多的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選擇從事兒科醫療工作,導致出現了“一些從醫者不當兒科醫生”的現象。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著力解決兒科醫生吸引力不足、醫療機構短缺和單獨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等關鍵性政策問題。教育部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推進各項改革,醫教協同,著力解決好兒科醫生短缺問題。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