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工程管理碩士學位(MEM)開始招生
2022-01-05 10:00 | 太奇MBA網
管理類碩士官方備考群,考生互動,擇校評估,真題討論 點擊加入備考群>>?? 近日,華東師大增列工程管理(MEM)學位點(代碼1256)。該學位點的設立是為服務高技術成果轉化培養首席技術官,由華東師大教學科研實體單位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具體負責招生和教學工作。在今年第二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上,華東師范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旭紅強調了首席技術官(CTO)的重要性。錢旭紅院士指出:“過去,我們非常強調科技成果的轉化,認為成果轉化后就可以實行產業化,卻不知道人才和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綁定的。因此我們要培養具有卓越科技創新眼光的,通曉全球市場和領導組織能力的人物,我們要培養具備高素質能力和國際視野的CTO隊伍,并且探索形成一套可推廣可復制的中國特色產業技術領袖培養模式,通過技術領袖的培養加速我國高新技術的產業化過程,從而解決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有別傳統MEM,全新培養定位
有別于傳統工程管理專業碩士(MEM)的各類培養方向,華東師大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的定位是培養全面整合型首席技術官,強調科技與管理的結合、技術與商業化的整合、科學家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的融合,強化培養學員的創造力和卓越思維力、技術轉移和商業化能力、技術領導力,以及全球視野和技術趨勢洞察。本專業設立兩個項目:高級班和精英班。這兩個項目的學員生源背景和相應的教育資源配置和要求有明確的區分。
CTO高級班定位是:CTO或準CTO的思維提升和格局塑造。學員年齡在35~40歲,學歷為理工碩士或以上,企業高管職位,10年左右從業經歷;教育資源配備:按EMBA標準,海內外名師,深度研討和行業資源平臺對接。
CTO精英班定位是:培養未來技術產業的CTO優秀人才。學員年齡在30~35歲,學歷為理工本科或碩士,企業中層職位,3-8年左右從業經歷;教育資源配備:校內外名師,全周期技術創業輔導和全過程跟蹤支持,按技術產業細分方向。
無論是高級班和精英班,每位學員在修讀周期中選擇確定超限制造或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等新工科領域,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三大產業和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選修相應的技術前沿課程,實現產業特色培養目標。
?
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全鏈生態服務平臺”建設,與上海中以創新中心等單位合作成立上海中以創新促進中心(市級民辦非企業單位,由市科委創設并主管),實現中以聯合研發、技術孵化、成果轉化、基金投資、人才交流等全鏈生態服務模式。
科技創新全鏈生態服務平臺
進一步信息請關注學院網站
https://cto.ecnu.edu.cn/
華東師范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碩士學位點于2021年設立,由華東師范大學實體教學科研機構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負責招生和培養。學院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培養首席技術官和未來科技型戰略企業家,服務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
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
培養全面整合型首席技術官
在今年第二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上,華東師大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旭紅強調了首席技術官(CTO)的重要性。錢旭紅指出,我們要探索形成一套可推廣可復制的中國特色產業技術領袖培養模式,通過技術領袖的培養加速我國高新技術的產業化過程,從而解決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華東師大創立工程管理專業碩士學位,是學校開展“科技+”和“商學+”交叉學科建設的重要成果。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倡導建立“科技商學”,改變傳統商學教育,得到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學術共同體的專家和學者的贊同和支持。
有別于傳統工程管理專業碩士(MEM)的各類培養方向,華東師大工程管理專業碩士學位的定位是培養全面整合型首席技術官,強調科技與管理的結合、技術與商業化的整合、科學家精神與企業家精神的融合,強化培養學員的創造力和卓越思維力、技術轉移和商業化能力、技術領導力,以及全球視野和技術趨勢洞察。
每位學員在修讀周期中選擇確定超限制造或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等新工科領域,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三大產業和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選修相應的技術前沿課程,實現產業特色培養目標。
在培養方案中創立了全新的課程體系,核心模塊為“4+X”的結構。“4”為CTO核心知識能力系統的四個模塊,“X”為CTO技術背景基礎上的專業技術前沿提升模塊。
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為工程管理碩士專業(首席技術官培養方向)項目建立了深度的產教融合教育基地,與達闥機器人有限公司共建“智能機器人應用生態跨學科研究與示范教育基地”,與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共建“數字產業CTO高管教育與智能商業示范基地”,與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生物醫藥產業CTO高管教育與創新戰略示范基地”。學院還與華東師大國家大學科技園、華東師大產業技術研究院、華東師大創新創業學院和上海紫竹高新區(集團)有限公司等校內外單位和科創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深度合作戰略聯盟,并創立了中以法科技與商學創新教育聯盟。
華東師大2019年獲得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資格,2020年首次開展了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增列學位授權點工作。2020年5月至10月,為落實學校加快學科發展的“教育+”“生態+”“健康+”“智能+”和“國際+”行動計劃精神,適應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和上海建設五個中心規劃的需求,根據學位授權自主審核政策的要求,經專家評估,學校研究同意,審議增設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博士一級學位點和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點,并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批。
有別傳統商科教學,全新課程體系
有別于傳統的商科教學,華東師大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方案創立了全新的課程體系,核心模塊為“4+X”的結構。“4”為CTO核心知識能力系統的四個模塊,“X”為CTO技術背景基礎上的專業技術前沿提升模塊。
CTO核心知識能力系統的4個模塊分別是:思維邏輯、高管能力、技術轉移和商業方法。
“X”為CTO技術背景基礎上的專業技術前沿提升模塊。根據華東師大理工優勢領域,確定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超限制造、生物醫藥等,它們面向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三大產業和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每個產業領域至少選修三門課程。
有別傳統教育理念,全新T3育人邏輯
在華東師大“育人、文明、發展”新使命的指引下,遵循學校“卓越育人”的工作目標,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提出全新的T型人才 T³卓越育人邏輯。“T”的一豎、一橫分別代表縱深技術專業前沿基礎和橫向跨界領域思維和經驗。學院創立T³(Thinking,Tower,Technology)的卓越育人邏輯,其目標是培養學員的批判性、創造性思維;塑造高格局、高站位,擁有未來洞察的戰略領導力;立足高技術產業,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領域,筑牢技術產業基礎,為面向未來培養卓越人才,為社會作出重大貢獻。
全新的T型人才 T³卓越育人邏輯
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已建立了本、碩、博協同貫通的學位學歷培養體系,強化“技術+”和“商業+”交叉融合的培養特色和優勢,有力支持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首席技術官培養方向)教學和培養工作。
學位學歷培養體系
此外,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為工程管理碩士專業(首席技術官培養方向)項目建立了深度的產教融合教育基地,與華東師大國家大學科技園、華東師大產業技術研究院、華東師大創新創業學院和上海紫竹高新區(集團)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校內外單位和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深度合作戰略聯盟,并創立了中以法科技與商學創新教育聯盟,以及多個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部分基地及戰略聯盟
截止目前,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與達闥機器人有限公司共建“智能機器人應用生態跨學科研究與示范教育基地”,與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共建“數字產業CTO高管教育與智能商業示范基地”,與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生物醫藥產業CTO高管教育與創新戰略示范基地”。
學院的三大技術產業合作企業包括:阿里巴巴(集團)浩鯨云計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闥機器人有限公司(云端機器人運營商)、上海工業控制安全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京東集團、復星醫藥、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信達生物制藥(蘇州)有限公司、上海祥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學院還成立科技產業卓越實踐知識研究中心(籌),建立高水平專項案例研究團隊,與國內高技術產業頭部企業合作開展原創管理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