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之間的競爭—師資水平的競爭
2014-05-05 10:12 | 太奇MBA網
管理類碩士官方備考群,考生互動,擇校評估,真題討論 點擊加入備考群>>教育發展20余年,傳統商學院的教育體系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走出中國特色,建立適合本土文化和本土實踐的中國企業管理理論是MBA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忘掉MBA吧”,電影《華爾街》中一句經典臺詞,反映了商學院教育當年與商業實踐的要求相距甚遠所面臨的質疑。而在中國,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市場對商務人才的需求持續加碼,中國商學院二十年來也如雨后春筍般發展,但中國社會結構、制度環境、經濟環境不斷調整,轉型期的中國企業正經歷著技術、全球化、資金和運營模式等變革,傳統商學院的教育體系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如何提煉出中國本土企業管理實踐的成功經驗,建立適合本土文化和本土實踐的中國企業管理理論,并有效指導學員開展管理實踐,是當前MBA教育改革方向之一。
商業能力不是靠各種理論堆砌出來的
商業能力不是用各種理論堆砌出來的,而一定是在實戰中歷練出來的。傳統的商學教學模式已經遠遠無法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傳統講授式教育的缺點在于教學與學員的管理實踐往往存在脫節,無法激起學員的學習興趣;由于理論的滯后性,經常出現以“拙劣的理論”擠出優秀的管理實踐的現象。傳統講授式的教育的弊端不言而喻。而在案例式教學中,案例材料針對靜態、陳舊的管理問題與情景,缺乏系統和全面的思考,使用的案例多數是直接引進的國外的企業案例,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因此,目前中國MBA傳統的教育模式必須有新的突破和改革,行動學習式的教學模式就開創了管理教育的新范式,讓商學院的教育回歸本源。
“行動學習”的理論是由英國的瑞文斯教授提出的,從20世紀90年代末就逐漸被一些世界著名的500強企業所接受和運用,包括GE、花旗銀行、殼牌石油公司、霍尼韋爾公司、強生公司、西門子、AT&T、IBM、杜邦。但作為一種教學理念,目前國內商學院中,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首次引入“行動學習”理論。
2010級一位MBA學生在上海某證券公司營業部工作,希望改變與同行證券公司一樣低價同質競爭的現狀,行動學習小組以此為案例,在8個月的時間里打造了一套高附加值的顧問式證券服務營銷模式,使其相關業務量增加了50%。
與傳統案例教學的本質區別在于,行動學習課程的實踐案例由學生自己推薦,學院從中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作為課題,案例的要求是必須是真實的,并且全體學生可以立即參與進去的。在學習過程中,以MBA學生作為主體,以行動學習小組的方式組成團隊,共同幫助企業解決真實存在的管理問題。這個過程當中老師的角色轉變為催化師,只做引導和協助,讓學生獨立獲取信息、發現問題、獨立地制定解決方案并共同實施解決方案,并且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和質詢,主動調整、完善解決方案。